汉文帝刘恒有几个女儿?

从历史上众多公主的命运来看,皇家的公主们几乎都是父亲或者兄弟用来巩固统治,笼络人心的工具。

  就连后来的平阳公主也不能免俗地嫁给卫青,成为汉武帝在卫青身边安放的一双眼睛。

  而作为汉文帝的女儿,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的夫婿选择就很有意思了。

  本来,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和窦漪房所生的第一个女儿,窦漪房被立为皇后,刘嫖也就成为了嫡出的公主。

  加上窦漪房心疼儿女是出了名的,除了后来想让小儿子刘武也能够当皇帝,逼汉景帝立弟弟为太子外,在死的时候,还将自己宫中所有的财物都给了馆陶公主。

  十一月,上废栗太子,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後嗣。《史记.梁孝王世家》

  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。 《史记.外戚世家》

  有这样一位“母爱满满”的皇后,在给自己女儿选夫婿的时候,怎么会不用心?

  但奇怪的是,从婚配上来看,馆陶公主只嫁给了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堂邑侯陈午,绛邑公主却配了当时朝中炙手可热的绛侯公子。

  这个陈午是陈婴的孙子,在群雄并起的秦末纷争中,陈婴只能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色。

  他本来是秦朝的公务员,在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,自己县的年轻人杀了县令,要逼老实人陈婴当带头大哥。

  陈婴为人一向老实敦厚,加上母亲的劝说,于是就带着这帮兄弟投靠了项梁,被封为了上柱国。

image.png

  之后,项梁死了,估计个人武力值平平的陈婴也不受项羽的待见,于是陈婴拉上队伍,投靠了刘邦。

  楚汉战争结束后,刘邦封了他为堂邑侯,封邑才600户,之后因为当了刘邦弟弟刘交封国的丞相,封邑勉强涨到了一千户,算是个千户侯。

  长公主刘嫖婆家就这点的积蓄了,和隔壁绛邑公主家一比,简直是寒碜至极。

  绛邑公主的老公是第二人任绛侯周胜,这人比较没有存在感,但是他的老爹和弟弟都很有名。

  周胜的父亲是第一任绛侯周勃,弟弟是第三任绛侯周亚夫。

  作为扶持汉文帝刘恒登基的第一大功臣,周勃在文帝时期可以说是权倾朝野,和上面馆陶公主的婆家一比较,这周家简直富得流油啊。

  据史书记载,文帝时期,周勃的食邑已经达到了一万户,足足是馆陶公主婆家的十倍!

  文帝既立,以勃为右丞相,赐金五千斤,食邑一万户。《史记.绛侯周勃世家》

  这个水平,也只有后来的卫青卫大将军能够比肩了。

  那么,作为汉文帝,为什么不将窦漪房的亲生女儿刘嫖嫁到周家,而要将一个庶出的绛邑公主嫁过去呢?

  这其中,就大有学问了。

  爱女,则为之计深远

  一般来说,公主嫁人,多数是具有政治目的的:

  要么和亲的对象是敌人,通过和亲来缓解矛盾,曲线救国,如后来草原上的”叶赫老女“,她被老爸和哥哥当做工具先后嫁了7次,但最终也没能挽救叶赫部落的灭亡;

  要么和亲对象就是功臣,通过和亲来捆绑皇权和功臣集团的利益,使之达到平衡,和珅儿子能娶到十公主也是这个原因。

  当然还有一种,就是,单纯的,公主喜欢,参考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婚姻。

  这样一比较,我们不难看出,长公主刘嫖是汉文帝和皇后窦漪房的掌上明珠,所以在选择婆家的时候,才为她选择了这个不太出众的堂邑侯陈午,虽然婆家的家底是寒碜了点,但是,好处就是不会受到政治牵连,没有什么无妄之灾的风险。

  而将庶出的绛邑公主嫁给周胜,看似嫁得风光,但其后面却埋藏着巨大的风险。

  首先,汉文帝不能保证,周勃这样手握大权的老臣功臣,能不能安分守己的度过自己的余生;

  其次,即使周勃没有异心,面对这样一个大功臣,汉文帝迟早也是要将他处理掉的,只是如何处理的问题。

image.png

  如此看来,在帮公主选择婆家的这个过程中,汉文帝夫妻二人就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偏心。

  他们给馆陶选择的是一份普通富贵人家的安稳,而给绛邑公主选择的却是政治联姻的高风险婚姻。

  威风八面的窦太主

  馆陶公主作为汉文帝的掌上明珠,她是有自己的封地的,加上窦漪房是皇后,可以想象,馆陶公主的嫁妆也是相当丰厚,以至于后人都不用夫家的封地称呼她,而习惯称呼她为馆陶公主(馆陶是她自己的封地)或者窦太主。

  这样的称呼里,包含了对夫家的轻视,但因为夫家根基不厚,也没有办法表示抗议。

  所以,馆陶公主有的是资本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  在弟弟汉景帝登基后,馆陶公主便不再在封地居住,她一边给自己的弟弟送美人,一边为自己的女儿物色良婿,希望通过自己的手来掌握朝堂后宫的权利。

  她先看中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荣,和刘荣的母亲栗姬商量儿女婚事,栗姬却一口回绝了馆陶公主。

  长公主嫖有女,欲与太子为妃,栗姬妒,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,栗姬日怨怒,谢长主,不许。《汉书.外戚传》

  于是馆陶公主找到当时的王夫人,王夫人一口答应了下来,并教自己儿子对馆陶公主说:“如果能娶到阿娇姐姐为妻,我一定修个金屋子让她住。”

  这便是著名的“金屋藏娇”。

  之后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了,汉武帝刘彻登基,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被封为皇后,加上老妈还坐在太皇太后这个位置上,这个时期的馆陶公主可以说在宫里都是横着走的。

  见卫子夫得宠怀孕,馆陶公主便将她弟弟卫青绑了,准备将其用私刑处理掉。

  还好卫青命大,被自己的好基友公孙敖带人救了出来,要不,咱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都要重写了!

  直到母亲窦太皇太后去世,朝堂的天变了。

  女儿因为十余年没有所出,加上在宫内行巫蛊之术被废了皇后,窦太主也没有了当年的风光,留在史书里的,只剩下她和宠臣的一些风流韵事。

  但即使是这些风流事,也足够大家吃瓜吃上好几年了。

  明年,堂邑侯午薨,主男须嗣侯。主寡居,私近董偃。《汉书.外戚传》

  在老公陈午死后,窦太主寡居,一天刚好看见来送珠宝的阿姨,身边带着自己13岁的儿子。

  这孩子长得秀气白净,绝对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男子。

  于是,窦太主便对他说:“我来代替你母亲抚养你可好!”

  男孩不敢回答,全听母亲安排。

  女人哪里敢得罪窦太主呢,于是,13岁的董偃便成为了窦太主的养子。

  在精心培养了五年后,董偃不仅相貌出众,举手投足间也有了大家公子的文雅气息。

  18岁的时候,窦太主便将这个养子收入房中,成为自己的一名男宠。

image.png

  这个事情,上至汉武帝,下至平头百姓,都是知道的,窦太主也不瞒大家,有时甚至当着众人的面,就和董偃搂在了一起。

  在临死前,她更是给自己女婿汉武帝留了一封遗书,说自己死后,不和丈夫陈午合葬,要和小鲜肉董偃一起,葬在父亲的霸陵。

  如此明目张胆地养面首,馆陶公主也是第一人。自她以后,公主们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爱好,养面首,成为公主们心照不宣的秘密。

  绛邑公主在历史上唯一的水花

  相比窦太主,绛邑公主的存在感几乎为零。

  唯一一次能勉强算个主要配角的故事,便是《史记.绛侯周勃世家》中提到的营救公公周勃出狱的事。

  公元前174年,绛邑公主突然收到一封信,信上说:“吾罪唯公主能证清白。”

  不用说,这信定是公公周勃让人带回来的。

  已经两个多月了,公公被抓去长安后,了无音信。

  如今终于有了消息,绛邑公主带上家中贵重的礼品,连夜启程往长安赶去。

  可到了长安,绛邑公主犹豫了。

  出嫁的公主,没有奉召是不能进宫的,况且,自己只是一个庶出的公主,进宫去又能找谁呢?

  于是,她命人掉头,让马车开向了轵侯府。

  轵侯薄昭是自己的舅老爷,皇太后的亲弟弟,在前朝后宫,都是能说得上话的人,如果能请动他老人家出马,那么公公的事就有希望了。

  公主带礼物拜见了舅老爷。

  薄昭和周勃本就是老熟人,当年周勃、陈平力主迎大王刘恒登基,刘恒不放心,害怕是圈套,就是派自己舅舅薄昭进京和周勃陈平商量。

  薄昭见到绛邑公主,便知她为何事而来,看着焦急的公主,薄昭安慰道:“公主不必担心,绛侯无罪,定能平安回家。”

  果然,薄昭马上进宫面见了太后,将周勃的事和太后说了一遍。

  太后听后,拍着桌子怒斥道:“胡闹!”

image.png

  第二日,皇帝来给太后请安,进门便被太后用一张手帕打来个措手不及。

  见一向修身养性不发脾气的老妈发火了,汉文帝也只好耷拉着脑袋听训。

  薄太后说:“听说你关了周勃,他当年迎你入京时,手握御玺都没反,如今就在一个小县城呆着,却说要反,难道他是猪脑子?”

  文帝朝,太后以冒絮提文帝,曰:“绛侯绾皇帝玺,将兵于北军,不以此时反,今居一小县,顾欲反邪?”《史记.绛侯周勃世家》

  刘恒一听,哦,原来是这件事啊,好说好说。

  于是就和太后解释,廷尉那边已经在调查了,马上周勃就可以回家了。

  果然,从太后这一出来,汉文帝就让身边人拿着自己的符节去大牢中将周勃给放了,并且恢复了他的爵位。

  这便是《史记》中提到的,绛邑公主救自己公公周勃的故事。

  当时周勃被人诬告谋反,在狱中不能自辩。

  万般无奈之下,用千金行贿狱卒,狱卒才告诉他,“以公主为证”。

  勃以千金与狱卒,狱卒乃书牍背示之曰“以公主为证”《史记.绛侯周勃世家》

  绛邑公主来到京城,没去皇宫,而是去求了自己的舅老爷薄昭。

  从这一点来看,绛邑公主显然对自己和父亲汉文帝的关系是相当不自信的。

  如果换做刘嫖或者是后来的平阳公主遇上这种事,一定会直接进宫找老妈或者老爸求情。

  可是,绛邑公主只能用公主这个身份,去给舅老爷送礼,其地位可想而知。

image.png

  还好,舅老爷薄昭拿钱办事,汉文帝也还算讲道理,不像儿子汉景帝杀周亚夫那样,随便给安排个罪名就能砍头。

  周勃最后总算是平安地回家了,可以说,这当中,绛邑公主的功劳也是不小的。

  但随着周勃从历史舞台C位退出,绛邑公主也再没有出镜的机会了。

  在公公周勃死后,本来是周家大恩人的绛邑公主受到丈夫周胜的冷落。

  之后,周胜杀人,不知道是家里已经没有钱去疏通关系,还是绛邑公主赌气,硬是看着自己老公被杀。

  子胜之代侯,六岁,尚公主不相中,坐杀人,国除。《史记.绛侯周勃世家》

  就这样,绛邑公主也随之被历史淹没。

  我们不知道她何时生,也不知道她何时死,只知道,她曾经在历史长河中,溅起了那么一小点的水花。